2025年8月27日,新西兰移民局正式对外发布一项全新的商业移民政策——商业投资者签证(Business Investor Visa,简称BIV)。这一签证类别的推出,标志着新西兰在吸引全球资本与商业人才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。政策的核心思路是通过引导海外投资者直接注资本地成熟企业,推动就业与经济发展,同时为投资者开辟一条明确且高效的居留路径。
与过去复杂、周期长的商业移民方案不同,BIV以“低门槛、快周期、灵活选择”为特色,既满足中小型投资者的需求,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接了高净值人群的投资偏好。

一、两大投资路径:满足不同人群需求
BIV提供两种投资方案,投资人可根据资金实力与移民周期需求作出选择。与传统的创业签证不同,BIV专注于对“现有企业”的投资,投资者无需从零创业,因而风险更低。
1、100万纽币 · 三年转居留
投资者需向符合条件的现有企业注资100万纽币,持股比例不低于25%。完成投资并持续运营三年后,即可通过“工作转居留”的模式获得居民身份。
这一路径特别适合希望以较低成本切入新西兰市场,并在长期经营中逐步积累经验的申请人。
2、200万纽币 · 一年快速转居留
若资金实力更强,可选择200万纽币的快速方案。投资完成并运营满12个月后,即有资格申请居留签证。
对于有明确定居规划、希望尽快解决身份问题的投资者而言,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途径。
二、投资企业要求:稳健与规范并重
为了确保投资行为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,新政对目标企业设立了清晰的标准:
1、基本条件
企业必须运营满五年,财务状况稳定,无不良经营记录,并至少雇佣五名新西兰本地全职员工。
2、行业范围
政府鼓励投资房地产开发、酒店旅馆、幼儿园及工业厂房等领域;同时明确排除了成人娱乐、便利店、快餐连锁、博彩及移民中介等行业,以规避高风险和低产出投资。
这种限制看似严格,实则体现了政策制定者对经济结构优化的考量——即引导资金流向能够长期创造就业和社会价值的产业。
三、申请人条件:明确且可操作
BIV不仅考察资金实力,还强调申请人的综合背景。核心条件包括:
1、年龄:申请人需在55岁以下,处于具备商业活力与运营能力的阶段;
2、经验:需提供过往企业管理或投资运营的实战证明;
3、资金:除投资资金外,还需额外准备50万纽币的安家资金,以确保家庭在新西兰生活无忧;
4、英语能力:预计参考企业家类签证的标准,达到雅思普通类4分左右;
5、其他要求:在运营期间为当地创造至少一个全职岗位,每年在新西兰居住不少于184天,并通过健康与品行审查。
这些条件与传统投资移民相比更为简化,但仍保持了对申请人商业背景与社会责任的要求。
四、政策优势与延伸福利
与旧版的“企业家类别签证”相比,BIV有三大显著优势:
1、行业限制少:绝大多数主流行业均可涉足,投资选择更为自由;
2、拿签速度快:资金到位且运营合规,最快一年即可取得居民身份;
3、审批更高效:政策条款透明,移民局审批流程精简,申请的确定性更强。
值得关注的是,新西兰政府正在讨论针对重大投资者放宽购房限制。如果政策落地,未来投资者不仅能通过BIV获得身份,还可能同时解决资产配置与房产投资需求,实现“移民+置业”的双重目标。
五、政策衔接与体系完善
BIV的推出意味着旧的“企业家类别签证”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。对于已递交申请的个案,移民局仍将按照原政策处理;但未来的主流商业移民渠道,将由BIV与今年4月更新的“积极投资者+签证(Active Investor Plus, AIP)”共同构成。
两者相辅相成,共同完善了新西兰的商业移民体系。
距离BIV签证正式开放申请还有三个月。对于具备商业经验并有意向登陆新西兰的投资者而言,现在正是进行资金准备、企业筛选与资料规划的关键窗口期。移民政策往往有“早一步,享红利”的规律。正如许多成功案例所证明的那样,把握政策初期的机遇,不仅能够缩短等待时间,还可能享受最优惠的审核环境。对于那些希望兼顾身份规划与资产配置的人士而言,新西兰BIV无疑是一个值得认真考量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