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美国国务院公布2025年10月(2026财年的首月)移民排期表,全球申请者再一次将目光聚焦于职业类移民通道。本次排期最大的特点是:EB-1、EB-2、EB-3等核心类别均出现大幅前进,而EB-5新政下的“预留类别”则继续保持无排期的独特优势。对于正在规划美国身份的申请人而言,这不仅是政策动态的传递,更意味着未来身份布局的方向调整。

一、职业类移民排期整体向好
在最新公布的表A(最终裁定日)中:
1、EB-1 前进至2022年12月22日,前移37天;
2、EB-2 加速至2021年4月1日,大幅前进107天;
3、EB-3 技术类 推进至2021年3月1日,前进90天;
4、EB-3 非技术类 则跃升至2017年12月1日,单月推进214天。
表B(递交申请日)同样展现了积极信号:
1、EB-1 前进134天至2023年5月15日;
2、EB-2 一次性前进334天至2021年12月1日;
3、EB-3 技术类 更是实现375天的跨越,达到2022年1月1日。
这一系列的前进,犹如高速公路上突然解除限行,为等待多年的申请人释放出“通行加速”的信号。
二、EB-5普通类别与预留类别的分化
与上述类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EB-5直投及区域中心类别依旧停留在2015年12月8日,甚至在表B中出现了倒退(回调至2016年7月1日)。这意味着传统EB-5投资移民仍处于“车道拥堵”的状态,等待时间冗长,前景不明。
然而,在新政框架下设立的EB-5预留签证类别,继续维持“无排期”的优势。这一政策红利为高净值申请人提供了“绿色通道”,使其在拥堵的移民赛道中实现了“换道超车”。
三、双递交机制:EB-5预留类别的核心吸引力
新政赋予EB-5预留类别申请人一个关键利好:双递交(Concurrent Filing)。只要申请人已在美国境内居住超过90天,便可同时递交I-526E投资申请与I-485身份调整申请。这种安排的意义在于:
1、提前锁定身份
申请人无需等待I-526E批准,即可递交I-485,确保身份调整的排队位置。
2、获取“小绿卡”
在双递交的同时,申请人可以申请工卡(EAD)与回美证(Advance Parole),合称“combo卡”。这张“小绿卡”虽非正式永久绿卡,却能赋予申请人几乎等同的居留与工作权利。
3、提升流动性
持有combo卡,申请人可在美国自由工作、子女享受教育资源,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出入境,减少身份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。
从操作逻辑上看,这犹如先行获得“临时车票”,不仅可以提前享受目的地的服务,还能在等待正式绿卡的过程中,有序安顿生活与资产。
移民排期表既是一份数字公告,更是一份战略指南。它告诉我们:美国移民政策的节奏,既有宏观调控的考量,也有结构性机遇的释放。对于意在教育布局、家庭定居与资产全球化配置的群体而言,把握好EB-5预留类别“无排期+双递交”的优势,将是当前美国身份规划中的关键突破口。正如移民领域常说的一句话:移民的机会从来不是等待出来的,而是选择出来的。在全球身份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,提早规划,才能让家庭稳步驶入更广阔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