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4日,美国国务院正式宣布,本财年所有第二优先就业类别(EB-2)移民签证名额已全部用尽。这意味着,在新的财年开始之前,相关申请将暂停处理。对于长期关注美国移民政策的人士而言,这一消息并不只是“名额用完”这么简单,而是再次清晰地揭示出美国移民体系的核心逻辑:全球范围内,择优甄选最优秀的人才。

一、EB-2签证的定位与要求
EB-2 类别是美国职业移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主要面向高学历人才和具备杰出专业能力的人士。申请人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:
1、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,并获得美国雇主聘用;
2、在科学、艺术或商业领域具备“杰出才能”。
从数据上看,EB-2 每年占职业移民总配额的 28.6%,约 40,000 张。作为一类门槛极高的移民签证,它本应具有一定的筛选作用,但现实却是:名额不仅全部发放完毕,而且出现“供不应求”的局面。
这表明,即便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,美国依旧是顶尖人才最向往的目的地。
二、名额耗尽背后的逻辑
为什么美国 EB-2 会出现如此强烈的申请热情?原因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:
1、经济吸引力
美国仍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,拥有更高的薪资水平、更广阔的职业机会和更成熟的产业链。对于想要实现职业跃迁和财富积累的高端人才而言,美国几乎是“必争之地”。
2、教育优势
美国拥有全球顶尖的高等教育体系,无数世界一流大学长期位列排名前列。对于不少家庭而言,拿到绿卡不仅意味着个人事业的发展,也意味着子女可以优先进入顶尖学府,享受学费优惠与教育资源。
3、制度设计
美国移民体系本质上是一套“人才优先机制”。它通过严格的标准和有限的名额,将来自全球的优秀人才汇聚到美国,这既是其保持经济和科技优势的秘诀,也是其长期国家战略的一部分。
三、移民配额的结构性限制
美国每年的绿卡总配额约为 40 万张,其中:
1、亲属移民约 226,000 张;
2、职业移民约 150,000 张。
对于中国申请人而言,难度更高。因为美国移民法规定:每个国家或地区的年度配额不得超过全球总额的 7%。这意味着,中国申请人在职业移民中最多能获得约 10,500 张绿卡,而申请人数却远超这一限额。
在职业移民类别中,中国申请人最常涉及的几类包括:
1、EB-1:杰出人才签证;
2、EB-2:高学历/高技能人才签证;
3、EB-3:专业工人和技术人员签证;
4、EB-5:投资移民签证。
其中,EB-2 的竞争最为激烈,因为它兼顾了学术型与职业型人才,是不少申请人实现赴美发展的“主力通道”。
四、对申请人的启示
EB-2 名额提前告罄,传递出几个重要信号:
1、时间窗口愈加重要
随着名额趋紧,申请人若不提前规划,很可能因排期延长而错失机会。
2、综合实力是关键
仅有学历并不足以保证成功,行业经验、雇主资源以及专业成果同样是美国移民体系的考量重点。
3、多渠道布局
面对配额瓶颈,中国申请人需要更灵活的策略。例如:部分高端人士选择 EB-1;有资金实力的家庭则考虑 EB-5;部分年轻人通过留学再就业的路径实现“曲线登陆”。
EB-2 名额的快速消耗,再次印证了美国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的独特地位。对申请人而言,这不仅是一个“绿卡难求”的现实问题,更是一次关于规划与选择的提醒。移民,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手续,而是一场关于未来发展的长远投资。如何在有限名额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,最终考验的,还是申请人的战略眼光与专业规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