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一份长达82页的《英国移民白皮书》火了。2025年5月12日,英国首相基尔·斯塔默官宣发布这份新政。它不光篇幅大,调整的力度更是30年来最系统的一次。这不再是“局部修修补补”,而是一次全方位重构,主打三个关键词:提高门槛、筛选人才、强化经济贡献。如果你打算去英国留学、工作或定居,这篇文章务必要认真看完。

一、先说重点,几个关键变化来了
1、永居更难了,等得久、考得严
原来持工作签证在英国住满5年就能申请永居,现在要等10年了。英语要求也从B1升到了B2,翻译一下就是雅思从4.0提到5.5,不是母语国家的申请人压力陡增。
虽然暂未明确是否对老签证人溯及既往,但参考2012年政策调整的惯例,大概率“新老划断”,不追溯。
● 这意味着什么?
工作签证要续得稳,雇主担保成关键;
连续就业、中断少、薪资达标才有机会;
留在英国的成本更高,竞争也更激烈。
2、毕业生签证时间缩短,早做打算才是王道
原本PSW签证是2年,现在砍到了18个月。
这6个月的“缩水”看似不多,但对初入职场的留学生影响不小。
● 为什么这么改?
政府想减少那些毕业后无明确计划、处于“滞留”状态的留学生,逼大家尽快找工作或回国。
● 对毕业生有啥影响?
找工作的黄金窗口变短了,早准备早下手;
如果18个月内找不到工作,可能面临转签或离境;
签证过渡期压力变大,一步错步步难。
3、薪资门槛上涨,雇主也不好过
政策还暗示,未来工资门槛将持续上调。
之前技术类岗位的最低薪资要求还有个“移民薪资清单”(ISL)可参考,现在也打算取消。
这就意味着:企业想聘请外籍员工,要出更高的薪资,支付更高的技能附加费(预计涨32%)。
● 对雇主影响:
成本上涨,雇人更谨慎;
倾向聘用高技能、高产值的人才;
没真本事、薪资低的,基本没戏。
二、这次改革到底图啥?一句话:筛人、提质、降量
你可能会问,为什么英国突然收紧移民政策?
其实并不突然,只是到了“该出手”的时候了。
这次白皮书背后的逻辑很明确:英国不再拼移民数量,而是要靠质量赢未来。
看清楚,政策目标很现实:
技术优先:限制低技能劳工,优先保留医护、科研、工程等紧缺行业;
经济导向:不是你能留下,而是你能不能“养活自己”;
高端友好:对全球人才、创新型企业家持开放态度,提供“快通道”。
比如全球人才签证、创新创始人签证,依然保留“3年可申请永居”的特权通道。
未来高端签证的配额有可能翻倍——这也算是给精英人才开了绿灯。
三、那我们怎么办?不同人群,不同打法
这波改革不是对所有人关上门,而是对不同类型的人发出不同信号。
如果你已经在英国:
留学生:尽早开始找工作,别等毕业才动手,目标锁定短缺行业和高薪岗位;
想留下的人:评估自己是否符合全球人才签证或创新者签证标准,有条件的尽早申请;
赶“窗口期”:政策虽刚发布,但正式实施通常有过渡期,有机会的赶紧交申请。
如果你正在准备赴英:
留学党:尽量选择STEM专业、护理、教育等紧缺专业,就业率高,也更容易转签;
技术工种申请者:确认岗位是否还在“短缺职业清单”(SOL)上,争取薪资高于最低标准;
有创业想法的人:建议研究英国的创新者签证和全球人才通道,英国创业政策其实还挺宽松。
最后提醒一句:白皮书虽非法律,但信号极强有些人可能会问,这白皮书不是法律,真有那么重要吗?答案是——非常重要!英国的移民政策常常先通过“白皮书”放风,接着就是立法。也就是说,2025年下半年,大概率就是政策真正落地的时间窗口。
英国这次移民政策改革,看似收紧,实则是一次结构性的“洗牌”。低门槛时代结束了,但高价值路径仍在开放。对真正有能力、有规划的人来说,这可能不是关门,而是一次筛选后的“优胜通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