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年,“黄金护照”几乎成了高净值家庭移民的代名词。简单来说,只要投资够多,国籍就能拿到手。其中,马耳他的投资入籍计划可谓风头最劲,吸引了大批人追捧。可谁能想到,2024年欧洲法院突然下了重锤,这个项目被正式判定违法。一夜之间,“花钱买国籍”的通道,基本算是被堵死了。

一、“明星项目”马耳他黄金护照,走到了终点
2013年,马耳他正式推出投资入籍计划。花60万欧元捐赠、再捐1万欧元做慈善、买房或租房住够时间,你和家人就能成为马耳他国民,一跃获得欧盟公民身份。自由出入27个成员国,工作、学习都不在话下。
这样的项目一推出,全球有钱人立刻上车。企业家、明星、公众人物都纷纷申请,用来做资产配置或身份备选。它一度被誉为“身份规划的顶级工具”,风光无两。
二、欧洲法院发声:公民身份不能拿来卖
不过,项目太火,引来了欧盟的警觉。早在2020年,欧盟就对马耳他发起法律程序。2022年,这场争议正式提交至欧洲法院。
2024年,靴子终于落地——欧洲法院裁定:马耳他的投资入籍制度违反了欧盟的基本规则。理由很直接——国籍是法律、文化和社会认同的象征,不是商品。你不能设定一个价码,就把它“卖出去”。
法院强调,这种操作不仅会让国籍的严肃性大打折扣,还容易引发洗钱、资金来源不明等隐患,甚至威胁成员国之间的互信。
三、不止马耳他,欧盟对“买身份”项目全面收紧
事实上,马耳他并不是“倒下”的第一个。塞浦路斯早在2021年就主动关停了投资入籍项目。
保加利亚紧随其后,2022年也叫停了类似的计划。这次马耳他“被判”,相当于欧盟正式亮出底牌:对“金钱换身份”的容忍度为零。这不仅是一次司法裁决,更是一次政策信号。
其他还保留着投资入籍项目的国家,无疑也该绷紧弦了——全球的身份规划逻辑,正在悄悄发生转变。
四、“黄金护照”终止,带来身份规划的不确定性
已经通过马耳他计划拿到国籍的人,目前暂时不用担心。欧盟没有表态会追溯撤销,短期内身份应仍然有效。可对那些还在观望,或者刚准备提交申请的人来说,这次判决就是一记“当头棒喝”。未来能不能申请、政策会不会被撤回、审理速度会不会放缓,全都是未知数。
对马耳他政府来说,这个项目曾是吸金利器,能帮他们拉动财政收入、吸引全球资金。现在被叫停,短期内可能带来财政上的阵痛。
但对整个移民行业来说,更深远的影响才刚开始显现——那就是“买身份”的高红利时代,真的结束了。
五、未来趋势:从“买护照”转向“长期实质联系”
这次裁决的意义,不只是喊停了一个项目,它还告诉所有人:未来的身份规划,不再只是钱能解决的问题。从监管方向看,全球趋势已经很清晰:身份申请要更看重实际居住、纳税、语言能力等“实质性联系”。以前那些靠捐款、购房、走捷径的方式,会越来越难。
新一代政策,会更注重申请人是否真正愿意融入当地社会,是否有真实生活轨迹、有税务贡献、有家庭规划。这也就意味着——仅靠资产,不足以通关;还要靠真实意愿与长期布局。
六、给高净值家庭的建议:身份规划思路要更新
过去,很多高净值家庭习惯了用简单的“投资换通道”策略,但现在,这套打法必须升级。
建议大家从三个角度重新审视身份规划:
1)教育资源:是否有真实就读计划,能否融入当地体系?
2)资产税务:如何合法合规优化家庭全球税务结构?
3)身份布局:未来十年内,家庭的长期落地意向在哪?
身份这件事,已经从单点决策,演变成整体战略。
“黄金护照”的终结,是一场时代大潮的转向。过去靠财力冲刺拿身份的路径,正在退出舞台。新时代的移民规划,需要你更长远地思考、更加稳健地布局。与其赶末班车,不如尽早转变思维,走上更符合全球趋势的身份规划道路。